感受

这本书有一些观念是我第一次听到,但是确实很贴切,也很真实,值得思考。最触动自己的点应该是

  1. 焦虑的根因: 想同时做很多事情,又想立即看到效果,也就是急于求成和趋难避易。
  2. 反思,不要注重于形式,凡是不要为了做而做,不要一头扎进具体的行动里,空感动自己
  3. 距离太远的事物,我们通常无法把握,无论是令人痛苦的还是令人享受的,让自己持续的处于拉伸区中,才能符合人性的慢慢成长
  4. 有输入要有对应的输出
  5. 深度之下的广度才是有意义的
  6. 知识的获取不在于多少,而在于是否与自己有关联,以及这种关联有多充分。另外你需要明确的目标或强烈的需求才能去做筛选。

读书摘要

  1. 焦虑的根源
    1. 原因: 想同时做很多事情(急于求成),又想立即看到效果(避难趋易)
    2. 本质: 欲望大于能力,又及其缺乏耐心。
    3. 解决方法:
      1. 克制欲望
      2. 认清现实
      3. 要事优先
      4. 接受环境
      5. 直面内心
  2. 不要给自己模糊选择的空间。
    1. 在一些可能会发生选择的时间点,首先要做的事情是想清楚。想清楚意味着不仅要审视第一反应,还有有明确清晰的主张。
    2. 元认知能力强的一个表现是对模糊零容忍。让自己在某一个时间段里只有一条路可走,不要什么都想做又因为犹豫而什么都做不好。
    3. 如果出现了这样的时间点,处于模糊的情况,最好的方法是把所有想做的事情都列出来,进行排序,选择该做并且最重要的事情。
    4. 不要一头扎进具体的事情里,用无谓的行动来感动自己。
    5. 多数人为了避免思考,愿意做任何事情,去做一些大众认为理性的好的行动来填满自己,但是却发现在自己的身上效果并不佳
  3. 关于记笔记&流水日志
    1. 对当天最触动自己的事情或感悟进行复盘,做深度日志。留意每天最触动自己的点,进行反思复盘,过程参考
      1. 描述经过: 以便自己日后能够快速回想起来
      2. 分析原因: 多问几个为什么,直到获得有深度的启发
      3. 改进措施: 尽可能提炼出一个认知点或者行动点
    2. 在行动的时候,要注意以下情况
      1. 不要被形式束缚,反思的最终目的是改变,而不是被形式的完美
      2. 尽量提炼认知点或行动点。不要沉溺于情绪释放或碎碎念
      3. 列行动清单
      4. 对自己要坦诚
      5. 多阅读,选择合适的记录载体